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,地表水由裂缝或空隙自然渗入,又或是因某些其他因素被动进入路面结构。由于这些渗入水的存在,集料表面沥青会发生乳化或剥离现象,会使沥青混合料结构松散,甚至形成更为严重的唧浆和坑槽病害。路面渗水若不被及时发现,则会加快功能性病害向结构性病害的发展,因此,在早期快速准确地检测和评价沥青路面的透水性也就至关重要。 目前,一些学者通过研究空隙率、渗水系数与表面温度差的关系,得出沥青路面的透水性与表面温差具有较好的相关性,这为用红外测温技术评价路面的透水性提供了理论依据。李志栋等通过分析路表温度场与透水性的相关性,开发了一种沥青路面透水性红外差热检测仪,得出通过用红外测温技术检测路面温度差异,进而评价沥青路面透水性是可行的。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检测,可以对路面的透水性进行识别和评价,对阻止路面的进一步恶化具有重要意义。
高速公路监控中的应用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道路工程中应用广泛,除对道路的施工、养护等有检测作用外,在道路日常监控中也有巨大的用处。在晴朗的白天,普通监控系统足以应对道路中的监控,但在有雨、雪、霾等天气及光线较弱的夜间就无能为力。红外热成像技术可排除外界自然环境的影响,其利用红外探测器,将道路上行驶的目标与背景转化成灰度图像坐标系,通过灰度值的大小反应视觉场中的信息。场景中行人、动物等生物的辐射温度要比物体的辐射温度高,成像的灰度也相对较高,图像中呈现的背景较亮;辐射的温度越低,成像的灰度越小,图像中呈现的背景越暗。